【神農嘗百草:翡翠娃娃菜】
先前在上海工作近五年,對娃娃菜的認知就是上湯娃娃菜--迷你版的大白菜,玲瓏可愛、口感嫩滑,和高湯、火腿絲、皮蛋丁同煮,是外食時經常點用的菜色。
回到台灣以後,才發現台灣的娃娃菜和中國的娃娃菜是兩回事,台灣的娃娃菜是翡翠娃娃菜(又稱抱子芥),吃起來有芥菜的苦味,也是一種「大人的滋味」。
媽媽通常把翡翠娃娃菜一小株一小株削下,餘下的部分切塊,和薑絲同炒,燜得略久些讓口感變得綿軟。而我吃蔬菜就圖個爽脆,所以把幼株削下後總是把剩餘的部分切片,配上臘肉或鹹肉同炒,我很喜歡用這種綠肥紅瘦式的做法來處理有苦味的蔬菜,一個人可以吃掉一大盤。
下次在市場看到翡翠娃娃菜,可以試試捨去薑絲,用鹹肉同炒。有了鹹肉的挹潤,娃娃菜的苦味似乎也就不那麼難耐了!